冷库内部的制冷方式对冷库储存食品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,而制冷方式是由冷库内冷量输出设备决定的,即排管或冷风机。选用排管做制冷设备的冷库,又称排管库,选用冷风机做制冷设备的冷库,又称冷风库。
以下围绕这两个方面,就排管冷库库、冷风机冷库,进行分析比较,供冷链、食品行业在冷库建设管理人员参考。
排管冷库:
按照排管表面是否有翅片,排管可分为光滑排管和翅片排管,其中以光滑排管制冷最为多见。
排管制冷方式在大型的、土建式制冷系统的冷库中最为常见,排管制冷按照排管的布置位置可分为顶排管、墙排管,顶排管是将制冷排管安装在冷库的顶部,这种安装方式由于排管远离地面,不占用存货空间,不易磕碰,使用安全,排管产生的冷气由上而下自然对流,库内温度均匀。
墙排管是将制冷排管安装在冷库墙壁上,与顶排管比较,这种安装方式占用一定的可用空间,在库内叉车移动时容易磕碰造成危险,因此在大型冷库应用的不多,在小型冷库中比较多见。
排管冷库在制冷工作时,位于库内顶部排管周围的空气,首先被排管冷却,这些被冷却的空气体积变小而比重增大,受重力影响自然下降,而位于食品周围的空气温度高于前者,比重小于前者,自然上升,结果在冷库内部形成冷热空气上下自然对流,不禁有利于食品的冷却降温,而且空气流速低,食品风干损耗轻,有利于食品的储存质量。
在管理成本方面,由于排管面积大,排管上有少量结霜对冷库的降温没有明显影响,因此无须频繁融霜,大型冷库通常每年安排1至2次融霜,最好安排在每年夏季来临之前融霜,以利于夏季冷库的降温。
对于冷库货物进出频繁,比如物流及冷链冷库等,排管结霜较多的情况,可以采用人工扫霜,此外青岛成和亚开发了一种冷库排管除霜设备,该设备是一种手动机械除霜设备,可1人操作,整组排管除霜只需几分钟,快捷方便。这两种形式的除霜过程中,都没有外界热量的输入,冷库温度稳定。
冷风机冷库:
冷库内安装冷风机,由于施工简便,所以在装配冷库和在小型的氟利昂冷库中比较常见,这种制冷方式曾一度被认为是排管制冷的替代技术,但经过几年实际应用检验,已经有专家认为应该淘汰冷风机制冷方式,原因主要是:冷风机制冷成本高,库存商品干耗大,品质得不到保障。
冷风机的结构决定了冷风机制冷方式的短板:冷风机为了增大传热面积,都是采用翅片结构,翅片间距有限,在制冷工作时结霜很容易堵塞翅片,增大风阻,严重时使冷风机的制冷失效,为此,冷风机不得不经常融霜,几乎每天需要1至4次的融霜。
冷风机融霜形式多为:电热融霜、水融霜、热制冷剂气体融霜。无论那种融霜方式,都是外界的热量输入到冷库内部,不可避免地造成库内温度升高。冷风机的这种周期性融霜作业,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,而且造成冷库温度的频繁波动,库温波动进一步造成库存食品风干损耗。冷库温度的稳定,是确保库存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。
韩耀明和林志强老师在《温度场对冻藏环境下速冻白芦笋脱水的影响》
研究表明:在稳定的温度场环境下,速冻白芦笋表面水分迁移量极微小,几乎不脱水;周期性波动的非稳定温度场,是造成速冻白芦笋的脱水的主要原因。
郑福麟老师在《冻鱼的干耗及其防治的探讨》
一文中提到:经研究表明,就制冷形式而言,冻鱼每天的重量损失,排管为0.25克/m2,冷风机组为9.34克/m2。冷风机对食品干耗的影响由此可见。
青岛一物流企业冷库,拥有5000吨低温冷库,冷库建设时采用冷风机制冷,冷库投产后因为库存食品发生风干,多次引起客户投诉,应用两年后不得不全部停产,重新改造为排管制冷方式。
邹琼老师在《蓄冷技术在冷藏库中应用的研究》
文中,对不同制冷方式的能耗(吨日用电费用)做了详细的比较,结果为:以蓄冷式冷库能耗为1,则排管制冷方式的能耗为2.79,冷风机制冷方式的能耗为11~16。即:冷风机冷库的管理成本是排管冷库的4倍以上。”
结论:
排管冷库: 对结霜不敏感(每年只需1-2次融霜),库内没有风机强力循环,冷库温度稳定,储存食品风干损耗轻,储存质量好,管理成本低。
冷风机冷库: 对结霜特别敏感(需要每天1-4次的频繁融霜),库内有风机强力循环,食品容易发生风干损耗,频繁融霜造成冷库温度不稳定,不利于食品品质保证;管理成本方面,不仅风机运转需要耗电,频繁的融霜、以及融霜导致冷库温度升高后的再降温,都需要消耗电能。管理成本大大高于排管冷库。